首页 > 花卉百科 >
发财树开花又结果,不用羡慕;树下捡颗果,种出20盆,不养都亏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23 10:18:03
一、圆一个“发财树下的绿植梦”
提到发财树,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那招财富贵的寓意,也正是因此,发财树深受大家的喜欢。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会养上一盆。

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发财树是会开花、会结果的,把发财树养至开花结果,更是大吉。但是,市面上的发财树,多半为截断的“木桩”式发财树,形态不够美观,更重要的是在玄学上来说并不够好。
那不如,自己用发财树种子,育一棵吧!

去年,我在一棵地栽的发财树下,捡到了一颗发财树的果子,掰开一看,里面的种子竟然有22颗。吃了两颗,微微脆甜的口感,和鲜核桃仁的味道很像。
剩下的22颗种子,我给种了起来。现在,我也是发财树大户了,拥有22盆发财树小绿植。

为了让发财树的种子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我们精心准备了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土壤。
盆土浇透水后放一边晾半天,然后用手指在土壤里扎几个洞;然后把发财树种子泡水半天,再逐个丢到洞里,覆盖上一层薄土,再浇一次水。
接下来,便是静待它们破土而出的那一刻。

几天后种子发芽,随着幼苗的逐渐长大,我们需要将它们放置在光照充足,但不直射的地方,并定期浇水。
22棵发财树啊,根据要发财了。
在苗儿稍大些的时候,就给它们分盆养护,为了把我的发财树养到开花和结果,生长期间定期施肥,尽量的多晒太阳。

虽然开花需要数年的养护时间,但每当看到它们茁壮成长的样子,所有的等待都变得值得。我相信我的发财树,几年后终会结出果实,到时候我把种子分享给粉丝们哈。

二、银杏树下的绿色奇迹
秋风起时,银杏叶如黄金般绚烂,而那一颗颗看似普通的银杏果,也悄然成为了我“捡花养”计划中的新成员。

银杏果捡回来,取种子的处理就略显“恶心”。因为果肉难以剥离,通常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沤制,再细心搓洗,方能得到干净的种子。
这个过程虽有些“yue”,真的奇臭无比,但想到即将迎来的绿意盎然,一切便都值得。

清洗干净的银杏种子被再次浸泡两天,每日换水以保持水质。待种子吸饱水分,便用湿润的卫生纸或水苔包裹起来,营造出一个湿润的摇篮,静待它们破壳而出,被唤醒生命。

发芽后的银杏果,会先长芽根,在发芽的时候就可以埋土养护了,操作方法和发财树种子的一样。

额外,我还试着水培了一些。待芽根长一点的时候再从水苔里拿出来,整齐的挂在容器口即可,只要保证芽根能泡到水里就好。
无论是水培的清新雅致,还是土培的茁壮成长,都各有韵味。

小苗大一些后,更可借助铁丝等工具,引导它们长成你心目中的盆景模样,盆景造型就在你的巧手下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三、荔枝核变身粉色小树林
荔枝甜如蜜,谁不爱呢?我就更爱了,连吃完荔枝,连果核都舍不得丢。

我会把果肉嗦得干干净净,用清水洗去表面的黏腻与残留。做好种子的清洁,以免后续种子在催芽阶段发霉产生细菌。
随后,这些精心挑选出圆润饱满的的荔枝核,浸泡两三天后,再用卫生纸包起来催芽。每天更换纸巾并喷水保湿,几日之后,洁白的根系破壳而出,白嫩的芽点开始往外冒。

果核裂口开始冒白芽就可以拿出来土培了,和上面发财树种子土培的方法一样。水培或土培,各有千秋,但无论何种方式,都需细心呵护,让它们在适宜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上盆后,把它们放到阴暗的地方,这些荔枝核幼苗静静地生长,因为缺光,会长出嫩红色的芽尖与粉嫩的叶片,它们交织成一片迷你的粉色森林,为家居空间增添了一抹温馨与浪漫。

若你偏好翠绿,只需将它们移至阳光之下,不久,它们便会以更加饱满的姿态,展现出生机勃勃的绿色生命力。

四、绿豆芽的清新果荚
学着像小蚂蚁一样,遇到豆豆捡起来,搬回家自有用处。
可是很多人就会有疑问了,这年头,大多数人都生活在钢筋混凝土的“城堡”里,哪还能像以前的乡村生活,可以捡到豆子。

其实,无论是菜市场的角落还是自家的厨房,都能找到它们的身影。我就曾在买菜时顺手捡了几根绿豆芽回家,经过一番培育后竟也长成了别致的盆栽。

如果你也想尝试用绿豆芽来培育盆栽,那么不妨从煮绿豆粥的材料中取出几颗来育苗。或者更简单的方法是,直接在超市买些绿豆芽回家吃时,留下几根种在土里。
豆芽不仅是一道营养丰富的家常菜,更是我们今天“捡花养”计划中的一位清新小天使。

第一步,绿豆浸泡一夜,豆子吸水膨胀,变得圆润饱满,生命被唤醒,一天后就能发芽。
接下来,将饱胀的绿豆轻轻铺于湿润的纸巾之上,喷洒上细腻的水珠,一日之间,嫩绿的小芽便迫不及待地探出头来,三天后,已是亭亭玉立,展示着生命的奇迹。

无论是水培还是土培,绿豆芽都以惊人的速度生长,成为家中不可忽视的绿色风景线。
水培时,它们在透明容器中悠然自得,清澈的水映照着它们的身姿;土培下,则是另一种坚韧不拔的美,豆苗破土而出,向着阳光茁壮成长。

收获:不仅绿意,更是满满的幸福感
随着豆苗的日益繁茂,家中不仅多了几分清新绿意,更带来了心灵的宁静与愉悦。

适时的养护,它们还会绽放出小巧的黄花,结出满满的豆荚,每一颗都是自然的馈赠,是对我们精心照料的最好回应。

通过这些简单的“捡花养”活动,我们不仅为家中增添了一抹抹生机与绿意,更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了生命的奇妙,非常治愈。
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丝宁静,感受生命的力量与自然的美好。
时光流转间,绿叶成串,清新翠绿,不仅点缀了生活的每个角落,更温暖了我们的心房。

相关文章
-
要想多肉长得好,春季修根很重要
倒春寒过去了,我们的多肉又到了快速生长的季节了,很多花友也买了多肉来养,我们知道多肉上盆之前是要修根的,那我们怎么给多肉正确的修根呢第一步,脱土我们可以用手轻轻地把原来的土打掉,露出多肉的根系,脱土的时候要轻轻的捏着土球慢慢地旋转把土打散然后扒拉干净就好了。第二步,修剪找到多肉的主根系,然后用使用酒
2025-06-24 -
开花又大又香还皮实好养的那些月季花,总有你喜欢的那一款
很多朋友喜欢月季花,想在自己的庭院或者阳台上养上几棵,那么这些开花又大香味又浓还好养的品种来试试吧一,威基伍德威基伍德是奥斯汀老爷子最得意的一款作品,它仙气满满少女感十足的粉色花瓣总是让人爱不释手百看不厌,毫不输与粉龙,花朵直径10cm左右有着十分浓郁的水果甜香,它可藤可灌植株高度在90-300cm
2025-06-24 -
想要月季大花墙?在这六款里面挑就够了
在院子里做一面月季花墙,在开花季节总能引起路人的驻足观赏和羡叹,今天就给花友们推荐几款适合做花墙的月季品种。第一、大游行大游行大游行可谓是爬藤月季中最经典的品种也是长得最猛的。动辄六七米长的枝条轻轻松松爬满一面墙,而且花量巨大,玫红色的花朵很是娇艳。第二、佛罗伦蒂娜佛罗伦蒂娜佛罗伦蒂娜花量巨大花期很
2025-06-23 -
阳台上的蓝精灵:蓝雪花
要说家里阳台上想养一棵既好养还开花又好看还不易招惹病虫害的植物,那蓝雪花绝对算是第一梯队。①皮实好养,有一定的耐旱耐涝能力,不像月季绣球啦,要么是喝水大户要么一旦稍微闷根就死给你看。对土壤酸碱度也没那么挑剔,而且据我自己的经验这款花对红蜘蛛有天然的免疫。②开花好看,如图是我自己养过的,澄澈的天蓝色,
2025-06-23 -
养茉莉踩过的 5 个大坑!三十年老花匠,避开这些才能花开满盆。
养茉莉踩过的 5 个大坑!避开这些才能花开满盆刚养茉莉那会,我简直像个 "园艺小白",从黄叶到烂根,从不开花到整株衰弱,踩过的坑能绕阳台三圈。后来跟小区里养花三十年的李师傅取经,才慢慢摸清门道。今天把这些结合老花匠经验的避坑指南分享出来,新手一定要收好!一、浇水:频繁浇水是大忌李师傅第一次看到我浇水
2025-06-22 -
被追着问的国色牡丹,四季养护秘籍大公开,老辈人都说好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我是牡丹,老辈人叫我 “木芍药”。新手别怕!记住 *疏松土养肉质根,见干见湿不积水,腐熟饼肥促花王”,我就能从一棵小苗变成你家的 “镇宅之宝”—— 花大如盘,雍容华贵,全身都是宝! 老伙计第一课:认识皮实的我✅ 名字:牡丹(老辈人叫鼠姑、百两金、富贵花)✅ 家族:
2025-06-22 -
罗汉松养殖秘籍大公开,轻松养出 “云片”造型,百年老桩值百万
「罗汉含翠立庭前,阅尽沧桑不计年。」我是罗汉松,老辈人叫我 “土杉”。新手别怕!记住 “半阴环境养须根,透气透水不积水,腐熟饼肥促虬枝”,我就能从一棵小苗变成你家的 “镇宅之宝”—— 树形苍劲古朴,果实形如罗汉,全身都是宝! 老伙计第一课:认识皮实的我✅ 名字:罗汉松(老辈人叫土杉、仙柏)✅ 家族:
2025-06-21 -
财运满盆的多肉精灵之钱串的养殖修炼日记
“翠玉连珠钱串盈,财缘广进韵天成。” 我是钱串,景天科青锁龙属的多肉植物。我植株小巧玲珑,茎枝细弱却坚韧,呈肉质状,一节连着一节,仿佛是被精心串起的翠玉铜钱,故而得名。叶片圆润饱满,两两对生,紧密排列在茎枝上,那清新的绿色,恰似春日里萌发的新绿,充满生机与希望,在阳光的映照下,还会泛出淡淡的光泽,犹
2025-06-21 -
多肉界的小熊掌之熊童子养殖修炼篇
熊童子,也被称为 “熊掌”,是景天科银波锦属的小可爱。它那矮胖的植株,分枝众多,像极了袖珍的灌木。茎干圆润,身披短绒毛,满是生机的绿色。叶片才是它的精华所在,肥厚又肉质,形状如同倒披针形至长卵圆形的扁匙,两两交互对生。叶片表面是清新的绿色,覆着细密的白色短绒毛,叶端的缺刻以及前端那如小熊爪子般的红色
2025-06-20 -
养长寿花有 “5 怕”,避开才能爆花不断,越养越精神!
一怕:浇水太勤 —— 烂根黑腐全找上门长寿花是多肉植物,根系浅、储水能力强,最怕盆土长期潮湿!表现:叶片变软下垂、根部腐烂、茎秆发黑。解决:严格 “见干见湿”,盆土表面干透再浇水,浇透后及时沥干盆底积水。冬季低温时 10-15 天浇一次,夏季休眠期少浇水(7-10 天一次)。二怕:光照不足或暴晒 —
2025-06-20